01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双减”政策出台后,新东方深陷困境。然而,一场另辟蹊径的双语直播带火了新东方带货平台——东方甄选:新东方老师董宇辉边卖货边教英文,直播时,成语典故信手拈来,传统文化与生活哲理无缝链接……把货品售卖与知识输出结合起来,开启了直播界的知识付费模式,一月内,累计观看人数3.76亿。
上述文字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在“双减”政策之下,陷入崩溃边缘的新东方在绝境中寻找希望,辗转直播。昔日的教培界领头羊,如今招募精兵强将进军直播,这样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是固守等死,还是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新东方的变革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第二层:新东方开通“东方甄选”直播间,凭借另辟蹊径的双语带货,新东方式直播带货在极短的时间里制造了刷屏效应。抖音直播间卖货,是多么常见的现象,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新东方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新东方主播搞“带货+教学”一体,不少网友将新东方带货主播们的边教英语边卖货,视作直播带货的天花板。新东方在直播带货这片红海中找到了自身定位与“脱卷”路径。也正因如此,新东方尝到了传统艺能嫁接到直播带货的新红利,迎来了转型以来节点性的飞跃式成长。某种程度上,新东方对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作了注解:如果新东方直播带货循规蹈矩,跟其他的主播在风格上别无二致,那充其量只是本手;但结合自身优势,锐意创新,搞双语带货,一子落而全盘活,称得上是妙手。
第三层:则介绍了新东方这一创新道路所带来的成功,及其对直播界的跨时代意义。
新东方从黯然退场到“涅槃重生”带给我们诸多的思考和启示: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抓住了机遇,就能实现华丽转型;绝望中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就能迎来云开雨霁;顺势而为,永不言弃,危机可化为转机,守正创新是成功转型的保证;换个角色或身份,从冰封的土地开出破局之花,也许会看到更美的风景;扎文化之根,御时代风雨,“颜值经济”必将为“知识经济”所取代等等。
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守正创新是成功转型的保证。接着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主体段落的写作。首先要“守正”,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发源于守正的清泉,萌生于守正的土壤。立足根本正道,为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比如国家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就是在坚守文化的根基。其次,要“创新”:不懂创新,只知守正,无疑会陷入墨守成规的机械教条里;借助创新,扬长去短,才能行以致远。比如中国诗词大会、假如国宝会说话、数字敦煌等都是借助创新赢得新的发展。最后总结,明确在新时代大潮中应当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
【立意参考】
1.扎文化之根,御时代风雨。
2.在绝境中逢生。
3.“颜值经济”必将为“知识经济”所取代。
4.在守正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优秀范文】
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昔日的教培界领头羊新东方,如今招募精兵强将进军直播,与传统的直播带货不同,新东方走双语带货路线,在直播带货这片红海中找到了自身定位与“脱卷”路径,一跃成为直播带货界的“天花板”。新东方从黯然退场到“涅槃重生”启发我们,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在时代风雨中笃定前行。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发源于守正的清泉,萌生于守正的土壤。立足根本正道,为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新东方坚守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优势,守住了不变的初心——对事业的热情、对知识的尊重、对服务品质的追求。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这些不变的东西支撑着求变的人们行稳致远。从书信沟通到微信交流,交流方式在改变,“守”的是真挚情谊的表达。《诗经》《论语》等国学著作从图书馆走进家庭书橱,阅读场景在改变,“守”的是对先贤哲思的追求。从“出国热”到“归国潮”,逐梦方向在改变,“守”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守正”为创新提供基础和皈依。
如果不懂创新,只知守正,无疑会陷入墨守成规的机械教条里。新东方将传统艺能嫁接到直播带货中,在极短的时间里制造了刷屏效应。试想如果新东方直播带货时循规蹈矩,跟其他的主播在风格上别无二致,那只能被淹没于无穷无尽的直播海洋中。要想使传统焕发新生,靠的绝不是完全仿照,生搬硬套,而是要加以现实的思考,回应时代需求,通过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等手段加以创新。《唐宫夜宴》利用最先进的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让唐代与当代的少女在此交汇,遇见前世今生。《假如国宝会说话》以新媒体手段和“短视频+移动直播”的方式,让文物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逐渐走入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视野。与时代共舞,携创新同行,为“守正”注入新时代灵魂。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在时代的大浪潮中,我们只有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将自身优势与时代趋势相结合,才是行稳致远。
02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上述材料论述了文化建设的原则——守正创新,这对青年学生成长也很有启发意义。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讲话指出文化建设基本原则为守正创新。接下来阐述守正创新的作用,守正守的是什么,创新创的是什么等。由此引出写作的中心话题……守正创新。
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分析“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启示我们,唯有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方能行稳致远,走向成功。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守正与创新的内涵,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对待守正与创新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守正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守正与创新”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应当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断突破外在条件的限制,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在遵循社会规则的同时大胆创新,从而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行文思路上,提出守正创新的中心论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第一,唯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第二,唯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第三,只有在创新基础上的守正,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最后总结,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就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立意参考】
1.以“守正”为基,“创新”开路。
2.守正创新,笃实前行。
3.守正以定方向,创新来谋发展。
4.守正与创新兼顾。
5.守住根本,敢发新枝。
【优秀范文】
守正与创新齐飞,青年共时代一色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在《语录》中有言:“六经注我。”不由感慨先生真乃有大智慧者也。“六经注我”,立足正道,便可用各家的思想学说证明自己的观点,惠其学说,进而能有所创新。
我们以史为鉴,审视当下:时代浪潮汹涌,国际局势复杂,要破愚暗以明斯道,需要守正创新,更需要青年人的担当与努力。大美中华之未来,应是“守正与创新齐飞,青年共时代一色”。
坚守盛唐风采与少女灵动,开创高科技舞美场景,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坚守文物历史底蕴,开创憨态可掬的拟人化形式,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引发热议;坚守博物馆初心,开创独特的文创产品与“元宵灯会”,古老的紫禁城重燃活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伟人之语,犹在耳畔。唯有秉守正创新,方可为文化传承保驾护航。
国潮汹涌,澎湃华夏。一些老字号在坚守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通过推出“小字号”、卡通形象和潮流体验店,实现“老树开新花”,成了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弄潮儿”。内联升不仅推出副线潮流品牌“大内联升”,还通过合作市场、潮流IP推出联名产品;同仁堂延伸出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关注“朋克养生”,营造新消费场景。国潮的兴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市场规则和商品品质的坚守,也离不开对高新科技的创新。诸君,时代已至,未来已来,且守正创新赶“潮”去。
百年之前,青年梁启超高呼“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时代巨幕訇然中开;改革开放,“十万人才下海南”,将创业的激情和坚守的秩序播撒于曾经荒芜的小岛;小康路上,有秦玥飞、黄文秀,守乡土初心,借农业科技,让金麦穗与赶车谣遍地生长;今朝中国,属于我辈青年,有灵活头脑、开放思想,更有家团情怀、胸中大义!时代更迭,担当星火不灭;守正创新,共谱华夏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视察时曾特别强调,要“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于北京大学而言,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我辈青年立于新时代也应守正与创新并举,走好发展之路,助力社会发展。
局势莫测,守正创新不改大国本色;时代在变,青年征途应是星辰大海!守正与创新齐飞,青年共时代一色,而这,正是行进中的你我最大的底气,亦是神州大地未来最美的模样。

03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宋代哲学家陆九渊
材料二:创新先要守正,守正方能出奇。——创业家金句
材料三:为了不让故宫99%的文物沉睡在库房里,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必须开放更多区域,举办更多展览。故宫从过去只开放30%的区域,到如今已经开放到80%。不仅如此,在他的带领下,品类繁多、玩法新奇的故宫文创纷纷上线,人们得以亲近那些曾被“藏于深闺”的文物藏品。
有人说,“六经注我”,方能实现创新;也有人说,“我注六经”,才可守住正道;还有人说,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就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请结合材料内容,针对该问题,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可分为两部分。材料第一部分引用名人名言,并列举故宫博物院开放新区域,推出文创产品的事例,从读书、文化、创业角度出发,指出创新与守正各自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辩证统一的密切关系。
材料第二部分则运用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六经注我,手我注六经”的名言,将国学传统与时代问题巧妙结合。“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可以理解为读书的两种方试。所谓“我注六经”,就是因循古代经典,亦步亦趋;而“六经注我”,则是将古代经典为我所用,为时代所用。通过不同观点的罗列,暗示考生注意“守正创新”这一中心主题。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分析“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启示我们,唯有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方能行稳发展之路,走向成功。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守正与创新的内涵,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对待守正与创新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守正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守正与创新”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应当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断突破外在条件的限制,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在遵循社会规则的同时大胆创新,从而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立意参考】
1.六经既注我,我亦注六经。
2.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3.固本培元开胜景,守正出新赋新章。
4.守正之余,创新必不可少。
【优秀范文】
守正与创新齐飞,青年共时代一色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在《语录》中有言:“六经注我。”不由感慨先生真乃有大智慧者也。“六经注我”,立足正道,便可用各家的思想学说证明自己的观点,惠其学说,进而能有所创新。
我们以史为鉴,审视当下:时代浪潮汹涌,国际局势复杂,要破愚暗以明斯道,需要守正创新,更需要青年人的担当与努力。是故我言:大美中华之未来,应是“守正与创新齐飞,青年共时代一色”。
坚守盛唐风采与少女灵动,开创高科技舞美场景,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坚守文物历史底蕴,开创憨态可掬的拟人化形式,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引发热议;坚守博物馆初心,开创独特的文创产品与“元宵灯会”,古老的紫禁城重燃活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伟人之语,犹在耳畔。唯有秉守正创新之力,方可为文化传承保驾护航。
国潮汹涌,澎湃华夏。一些老字号在坚守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通过推出“小字号”、卡通形象和潮流体验店,实现“老树开新花”,成了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弄潮儿”。内联升不仅推出副线潮流品牌“大内联升”,还通过合作市场、潮流IP推出联名产品;同仁堂延伸出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关注“朋克养生”,营造新消费场景。国潮的兴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市场规则和商品品质的坚守,也离不开对高新科技和时代潮流的利用。诸君,时代已至,未来已来,且守正创新赶“潮”去。
百年之前,青年梁启超高呼“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时代巨幕訇然中开;改革开放,“十万人才下海南”,将创业的激情和坚守的秩序播撒于曾经荒芜的小岛;小康路上,有秦玥飞、黄文秀,守乡土初心,借农业科技,让金麦穗与赶车谣遍地生长;今朝中国,属于我辈青年,有灵活头脑、开放思想,更有家团情怀、胸中大义!时代更迭,担当星火不灭;守正创新,共谱华夏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视察时曾特别强调,要“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于北京大学而言,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我辈青年立于新时代也应守正与创新并举,走好发展之路,助力社会发展。
局势莫测,守正创新不改大国本色;时代在变,青年征途应是星辰大海!守正与创新齐飞,青年共时代一色,而这,正是行进中的你我最大的底气,亦是神州大地未来最美的模样。
04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开篇“乡土本色”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的确,我们这个与泥土分不开的民族,“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却也曾在土的束缚中彷徨、挣持、拼搏。进入新时代,昔日“老土”的农民在改革的大潮中守正创新,他们既能守住那片土地,又能及时了解农村政策、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拥有令人赞叹的创新理念,在希望的田野上创造着新时代的乡土中国。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守正”和“创新”多次出现。如何协调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这是很多领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中提到《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是民族的特点,昔日的农民在改革中守正创新,他们既能守住土地,又能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在希望的田野上创造着新时代的乡土中国。
由此看来,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包括守正和创新两个反面,即坚守正道、勇于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坚守的目的和落脚点是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旨在以守正把牢“稳”的基调和全局,以创新实现“进”的目标和结果。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以“守正”为基,“创新”开路,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
行文思路上,提出守正创新的中心论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第一,唯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第二,唯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第三,只有在创新基础上的守正,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最后总结,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就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立意参考】
1.守正出奇,开拓创新。
2.以“守正”为基,“创新”开路。
3.守正创新 笃实前行。
4.守正以定方向,创新来谋发展。
【优秀范文】
守正出奇,开拓创新
所谓“守正”,即恪守正道。意在强调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与行动原则。守正是《礼记》中的“大道之行”,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是蔡元培的“抱定宗旨”。因为守正,我们得以始终行走在宽阔的正道之上。
守正源于接受与尊重。尊重才会用心学习与传承。孔子微言大义述《春秋》,后世史家各有千秋,却都秉持“不隐恶,不虚美”的原则,这源于接受并尊重;晋商徽商各舒广袖,在不同的领域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利不害义,这是对两千年前儒家精神的尊重与传承。
守正,方可创新。创新,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只会发源于守正的清泉,萌生于守正的土壤。从来就没有什么空中楼阁式的创新,一蹴而飞身上天只存在神话故事里。齐白石之画印书诗,人称“四绝”,别具一格,然无一不起自学习与继承前人。单以画论,他受陈师曾影响,又吸取吴昌硕之长,还推崇徐渭、石涛等绘画风格,也正是在这些尊重、欣赏、学习、提炼的基础上,他最终创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理论。
立足根本正道,方可成就创新之精彩,反之,创新亦可为守正助力。不懂创新,只知守正,无疑会陷入墨守成规的机械教条里;借助创新,扬长去短,如此便可点亮生命。譬如《唐宫夜宴》利用最先进的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在提供了多彩的场景同时,相比于传统舞台又多了特色和更丰富的意味。小小的舞台串联起古今百姓、历史更迭,是优秀传统盛唐的再现,又是科技腾飞、祖国发展的生动呈现。既回望历史,又展望未来,让唐代与当代的少女在此交汇,遇见前世今生。如此创新,又怎能不使人心潮澎湃呢?又如庄周,历史给他一个征战杀戮人命如芥的舞台,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剧本,他却扶摇而上演一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之游!这种创新以生命为利器,以人生境界为主旋律,面对现实,不周剧本,于是人间的表演惊艳倾城。
当今社会,风起云涌,日新月异,在坚持主流价值的时候能创造新的价值,在创造新的价值的同时又能不离初心,这既是我们人生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恪守正道,尊重剧之根本,懂得创新,才能在时代的舞台上演好人生之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