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联是指有佛门禅意的对联,好的禅联能引导读者真心投注于生活,以发挥人性光明的传承忘掉名利的困扰,避开愚妄的纷争,摆脱宠辱的羁绊,开发智慧的觉醒。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那碍野云飞。——出自《景德传灯录》
竹子再繁密也不能阻碍溪水的流过,天再高也不能妨碍白云的高飞。意思是说不管前面有多么的险阻,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意志。
一幅励志人生的禅联:
若欲登天且试西樵峰七二,
果真向佛何愁南海路三千。
这幅对联从五万三千多幅对联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五万元的奖赏,真正万里挑一,一字千金,作者是乐观战胜病魔的周美平。
对联起字“若欲”对应下联“果真”,禅意凝其一字,写你写他写众生,写想写志写或如,蕴含着西樵七十二峰,南海西天三千里云和路,西樵七十二峰,就是通天之路。果真意指又果老和尚修行之正果、真果,又指大众果真心向佛向善,何惧天高路远,何惧艰难险阻。用词讲究,平仄和谐,含意深远,“情、景、意”达到绝妙融合。
若欲登天且试西樵峰七二,若欲登天立意悠远,有若心有壮志,有清晰的人生奋斗目标,若欲也是在考究壮志的信心,是否真的明确目标,是否为远大的理想真的下定决心。同时要知道有会有很多困难,七十二峰象征着行进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努力攀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行进的过程中,可能有些短暂或小我的成功,不要在那些小峰顶,忘了“若欲登天”的壮志和初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步努力前行,实现每个小目标,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果真向佛何愁南海路三千,果真向佛,是再次考究我们的壮志和决心,同时表示我们的雄心壮志,是正面的、积极的,是为利己利他,是为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的树立的远大理想。果真?果真!确认后,愁什么南海路三千,那些路途遥远或路途的艰难,已在雄心壮志面前不值一提,为实现远大的理想,已知道会有很多困难,做好百折不挠的心理准备,以及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决心。诚如,天下无难事,努力吧!顿住与有缘人共勉。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是李叔同的禅联。
李叔同(1880-1942),民国第一艺术通才,歌曲《送别》作词人。此禅联,作于他15岁。那时的他,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但早早识破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生命本相。他的佛性,他的早慧,与生俱来,这亦与礼佛的家庭环境氛围,息息相关。
孰料到,此禅联,一语成谶,隐含着他告别繁华尘世的命途。
弘一法师学生丰子恺,以“三层楼说”,解释了老师的出家原因,与世俗无关: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
弘一法师,出身富贵,精于艺术,名满天下,家庭幸福,该拥有的,已拥有了。他想通过宗教,爬上第三层生活,探究灵魂,思索宇宙。
人生,是一场不断体验与告别的历程。墨华认为,我们没有弘一法师的奇才奇遇,但亦与他一样,尝尽繁华的幻灭、爱恨的缱绻、离别的苍凉,最终告别尘世的悲欣与自己的身体。“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在易逝无常的人生里,该如何像弘一法师那样,穿越斑斓的幻相,追求生命的质量,专注内心的丰饶,方不负人间走一趟?
古寺无灯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
出自弥陀寺的一幅禅联,意思是幽静的古寺没有灯火,只有月光的光辉映照着它;寺院的山门不用去锁,自有白云将其封闭。表达了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这是多美的古寺画面啊!没有灯火的照耀,只有月光的映照。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一切都变得纯净而美好;古寺不需要灯火,因为它有月光;山门不需要锁,因为它有云雾。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或许在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可以放下对物质的依赖,学会信任自然的恩赐和内在的力量。不是所有的门都需要锁,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人为的解决方案。有时候,让自然的力量介入,让心灵的宁静成为我们最坚实的保护。
布袋和尚,我特喜欢他笑容可掬的模样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有副禅联是专写他的: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他笑对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格局很大。
峨眉山楹联欣赏
报国寺一副全国罕见的三字短联:
一合相 两足尊 一合相者,众缘和合故。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阴以成于人,名一合之相;两足,智足和慧足。
佛家说达到智、慧两足的思想境界,即成为人所共仰的佛(即圣人)了。
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大门两侧有一副石刻楹联: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这里,不仅道出了佛家“觉者为佛”和“明心见性”的理念,更成了劝世谏言:你看那滚滚红尘,有多少人追逐名利、醉生梦死。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
这幅洛阳古道一茶亭的楹联,既有佛家智慧,未尝不是道家和儒家的箴言。
周作人说,茶之道给予人们的是于微苦中见甘甜的和合之味,在不完全的现实中享受美玉和谐,在刹那间享受永久。
一杯清茶饮尽,唯余袅袅清香,看大雁南飞、寒鸦滴露,物我两同,心中是一片宁静淡泊。